资讯列表页

《与阳光一起回家》

发布时间:2009-05-13   类型:新闻快讯  作者:大学城创业园

谨以此片为2008.5.12——2009.5.12之“中国作为”写真!
                          献给灾难后一个民族的心灵康复之路!

    一:要点介绍:
    《与阳光一起回家》是聚焦2008.5.12——2009年.5.12这个特殊的年度,作为中国人的民生历史的艺术化记录,在剧中每个人物——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孩子们的妈妈、爸爸、师长等等,都是百姓英雄,该剧是灾区群体英雄的纪实,这是一个面对灾难,坚强承受,共同担当的民族写真,孩子和大人一起并肩面对重创,共同成长。

    山清水媚的幸福镇,和谐安详,2008.5.12突如其来的灾难将平静的百姓生活颠覆了,他们面对扑面而来的绝境,他们恐慌、震惊、撕心裂肺,他们在灾难面前找寻自我,找寻他人,他们需要心理的依靠,需要心理的踏实,在他们周围,并非家人的各个阶层的震后幸存者用自己的全力为他人筑起一道大爱之坝,为他们救治身体伤痛更有心理疾病,努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点滴滴把他人的创痛降到最低,在浓厚的大爱包围中,孩子们成长了,他们知道了什么叫手心相连,他们知道了什么叫众志成城,他们也勇敢地站起来,用自己单薄的身体和稚嫩的小手挽起大人们厚实的大手,坚毅地站在大人们的身边!大人们也成长了,他们看到了自己此前不曾发现的自身能量,他们完善着自己护爱着他人。

    灾区的人们坚强地告诉自己:我们为家乡重建而活!

    作为罕见的现实题材的动画电视连续剧,《与阳光一起回家》在动画技术上进行了影视动画学术化、风格化的开发,采用完全的三维场景和纯三维人物表演,使得该剧具有很强的空间感和表演色彩,成为到位的电视剧,在三维之后的二维渲染输出,弥补了三维动画作品色彩不够人文化的缺陷,做到了画面的美轮美奂,彰显了动画的优势。这是一部严肃的灾难励志的现实作品,一部用最前沿动画技术实施的一部饱含社会精神的动画电视连续剧,这部作品的这些开创性实施,是目前我国动画业界的一种创新。

    剧中有这个365天中的大部分社会事件,比如国哀日、神七飞天、高考、奥运会、农民工表彰大会、圣诞节、元旦、春节、情人节。从地震废墟里走出来的灾区人,一点一点丢弃恐怖、埋葬哀伤,在大爱之中温暖相帮相助,一丝一丝修复心灵家园,他们手拉手一起回归温暖的家。

    经历了整整一年的打磨,22集动画电视剧《与阳光一起回家》作为5·12汶川地震周年祭,献给走出废墟的人们,这部饱含人文关怀的作品,就是地震发生的去年五月开始坚持至今的唯一一部旨在形象演绎灾后心理救援为目的的一部丰厚电视剧作品,这部得到社会各界真诚支持的大爱片子成为目前唯一一部反映灾后重建的动画片,在目前我国大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大势下,《与阳光一起回家》的产生无疑成为一个事件。

    这部汇集了中国各年代,囊括诸多职业的灾后重建动画片,真实地为“中国作为”进行了艺术化地写真,是一部讴歌百姓英雄、书写大善社会的正剧,其中的典型心理救援案例,在震后对于心理重建具有科学、有效、形象的示范作用。片中所体现的友爱、宽容、团结、勇敢、坚强、乐观,具有强烈的励志作用,即使灾难过去,依旧成为灾区和非灾区人们认识灾难,化解灾难的艺术课本。

    当5·12汶川地震周年祭到来时,各媒体相关题材作品大势涌来,作为浸淫其中整整一年的《与阳光一起回家》,希望作为一部关于面对灾难的励志片给予那些走出灾难阴影的人们更多的温暖力量。

    5·12汶川地震强烈震颤着贾爱华的心,在被泪水冲刷的日子里,她开始思考以自己专长为灾区做些实事,想以灾区重建为背景,创作一部影视动画,借助自己这么多年的专业积累把爱心溶进可视可感的动画片里。

    《与阳光一起回家》22集共计750分钟,作者在地震当月赴灾区经历了7天的实地采访,回来后不舍昼夜地创作出了近两个月,十三万字的文学剧本。

    这部纯三维制作转二维渲染的新技术动画片,剧中有对白的三维人物模型50个,标志性三维场景80余处,不同于其他美术动画片,该剧采用了影视概念的运动镜头,画面色彩丰富,空间分明,用电影拍摄手法展示宏大场景,立体感强,同时,启用专业的话剧演员配音,专业音乐人制作音乐背景。完全是严肃的影视制作。

    这部动画片是灾难片题材,但是片中洋溢着阳光和欣喜,这正是我们工作的意义所在。

    二:主创介绍:

    很多人认识贾爱华时,把她作为一个创富人物来看待。媒体频繁报道贾爱华,是因为她十年磨一剑的1000集养教动画片《Q城宝贝》,她也因此剧被大众称呼为“猪妈妈”。

    曾经是一名中文系的大学生而后为文学院的教师,其后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让她顺理成章地成为一个具有品牌运作功底的动画人。

    1988年,贾爱华从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任职于职工文学院,讲授《影视精品赏析》、《大学语文》、《文艺理论》等课程,而业余的她也参与电视剧制作和舞台剧创作。

    1990年她创作的《芳草碧,豆蔻香》意外获中国电影家协会的“保险杯”全国剧本征集文学剧本奖,1991年,小说《安琪儿》获花城出版社等三家媒体的全国美文征集创作三等奖。从北方来南方领奖,贾爱华认识了很多有追求的活跃的文化人,同时,年轻的她终于找到了自己文风的归属地。

    数次来南方,她有机会接触到改革前沿的广州的出版事业:无论是正规的杂志社、报社还是“二渠道”的图书运作,都让她有机会了解并实操了图书出版的全流程,成为深谙图书出版流程的具有策划能力的写作人,其实,这一切都为她日后打造动画品牌的事业打下了深厚的衍生产品开发的基础。

    贾爱华的故事最初是和儿子相关的,按她的话说,是儿子让她成长。儿子1995年出生,她为儿子做了三年的全职妈妈,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她用讲故事的方式教育孩子,并于1999年开始陆续编写了“三个小猪”的故事,为了提升自己,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班,接受正规的电影艺术教育。

    1998年走出北京电影学院的贾爱华调整工作跑道,先后在广州电视台《南方声屏报》做编辑、记者,然后策划、制作时尚、娱乐、财经杂志以及情感类报纸、杂志,同时为数家出版社策划撰写出版物,还同时在《羊城晚报》撰写专栏,这些传媒工作的实践奠定了她未来搭建动画平台的媒体宣传基础。

    2000年贾爱华在广州组建的“西贝制造创意工作室”,是专为《Q城宝贝》的动画制作工作而组建的团队,在实施这个产业事件的过程中,贾爱华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也学到了具体到每一帧的专业知识。

    在2002年到2004年间,贾爱华的职位从《茉莉时尚》主编而广东珠江电影院线副总,再到香港新华传媒华南区的常务副总,她一次次地提升着自己的职场高度。这一切,她从来不觉得累,尽全力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是特别享受。在做这些外人看来十分耀眼的工作的同时,贾爱华始终没有停止过投入资金和精力坚持做动画片《Q城宝贝》。

    随着《Q城宝贝》第一系列在全国25家电视台陆续播放,该剧的图书出版物、音像制品,都已经出现在各地图书市场,截止目前为止,《Q城宝贝》先后获得国家级荣誉十多项,还被国家列为十一五重点电子出版物。而她也有幸因为《Q城宝贝》而成为一名中国儿童事业工作者。更在2006年的世界儿童读物联盟大会(IBBY)上代表中国发言。

    2005年10月,贾爱华结束所有的社会职务回到自己的公司,她一直有个想法,要像拍电影一样拍摄动画片,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影视动画,她希望将此形成一种动画流派。从2000年到现在,十年与动画的亲密接触,也正是中国动画成长与发展的历史。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卡通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付铁铮在专程来深圳考察了企业后感到“吃惊”,并鼓励贾爱华专心创作,而贾爱华的与众不同正是她脚踏实地地实现着真正的原创动画的精神。

    三:推广汇报:

    该剧将在暑假期间在中央电视台首播,稍后中国教育电视台、上海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各地电视台将陆续播放,我公司继在2008年五月20号将《Q城宝贝》1200分钟捐赠给四川电视台、重庆电视台。此次将捐赠甘肃、陕西、四川等六家电视台。

    多家出版机构要求出版,作为援建灾区的重要城市,深圳市南山区政府在立项之初以政府采购方式购买了此剧的音像产品作为送给灾区孩子们的礼物。

    目前中国教育电视台汇同江苏省教育厅已经计划将该剧DVD配送该省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