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

从这里开始,有更多精彩

发布时间:2011-09-05   类型:新闻快讯  作者:

111l

222l

        8月的深圳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热烈激昂的氛围中,创新南山2011“创业之星”大赛初赛复赛都已圆满结束,20个初创项目和20个企业项目正厉兵秣马,蓄势待发准备迎接决赛的挑战。据大赛组委会介绍,本届“创业之星”大赛规模空前,参赛项目、合作机构、配套政策达历届之最,多项创新举措前所未有。大赛已成为南山区“招项引技”的窗口,投资机构“掘金”的宝藏,创新创业者展示自我的平台。
        记者在大赛过程中采访参赛者和评委后获悉,这项大赛之所以拥有良好的口碑和广泛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大赛从赛制规定、组织选拔、评委构成、政府扶持力度以及组委会热情细致且贴心的服务让创业者、参赛者们从中受益匪浅,这也正是来自全国乃至海外的创新创业者对该赛事趋之若鹜的原因所在。那么大赛组委会是如何做到这些让参赛者感动的服务的?今年的“创业之星”与往届大赛相比又有哪些创新?为一探究竟,记者在跟踪采访创新南山2011“创业之星”大赛期间,深入采访了组委会的相关负责人,对本届大赛的组织举办过程以及创新之举进行了全面的剖析。

精细化组织彰显大赛魅力
        “创业之星”大赛立足南山,面向深圳,辐射全国乃至全球,作为宣传南山区优越创新创业环境的窗口和阵地,组委会在赛事组织方面力图精细,让参赛者专注于项目的展示,让评委们专注于项目的评判。
        本届大赛正式启动于5月20日,在此之前,组委会借助多种渠道举行推介会30余场,并且赴上海、西安、武汉等地宣传大赛。截至6月30日收到在线报名及邮件报名材料576份,行业广泛地涉及于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新设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文化创意等领域,参赛者地域横跨美洲、欧洲和亚洲,留学生创业项目34个。本着对参赛者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每一份材料都经过初步审核,对内容不完整的均以短信方式告知,且在规定时间接受补报,以确保真正有意向参赛的创业团队和企业得到妥善的对待。
    为帮助参赛者更好地展示项目,在初赛前进行了全方位的培训。组委会邀请到曾担任大赛评委的投资人详细剖析商业计划书写作要点,邀请获奖企业代表分享参赛经验,邀请资深形象管理顾问讲述舞台礼仪,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重点阐述了“6+9”的比赛模式(6分钟陈述项目,9分钟回答评委提问)如何分配时间及注意事项,让参与者受益匪浅。
    8月1日至5日、8月22日和23日,初赛和复赛已圆满结束。这些比赛分别在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基地、留学生创业大厦、硅谷大学城创业园、深港产学研基地举行,组委会的工作时间表调整至朝七晚九,联络事项、资料整理、物资调配、后勤保障等,事无巨细的繁琐工作仅由4位正式工作人员加2位借调人员完成,但大家都尽量克服困难,以饱满的热情、谦和的态度做好服务工作。对于比赛过程中的突发状况,组委会以人性化的处理方式赢得了普遍赞誉:人在国外或外地不能亲自到场参赛者,可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参与,主持人既要协助陈述人播放展示文件,又要尽可能让参赛者利用好短短的15分钟,不因场地的限制而影响晋级;对于确有需要调整参赛顺序的,组委会也尽可能地提供方便,尽管牵一发而动全身,但还是做到了井井有条。
    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黄小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组委会全体工作人员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珍视“创业之星”大赛的品牌,竭尽全力维护、组织好这个赛事。

公平公正公开
成就大赛独特气质
    自2008年首届“创业之星”大赛举办以来,“公平公正公开”是组委会一贯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参赛者,公开地举办每一场比赛。
    项目初选时,初创项目组和企业创新组各分3个组别, 18位不同机构的投资人以现场抽签的方式决定参与评选的组别,杜绝徇私的可能。对于初选的结果,组委会完全尊重评委的意见,只要评委认为符合晋级条件的项目,无需考虑数量多寡,最终初创组102项、企业组81项进入初赛。
  初赛按行业大类分五大赛区九个场次举行,评委阵容扩大到56位,以投资人为主,考虑到某些行业的技术特性,组委会在评委组成中增加了技术专家和产业人士,让评委构成更加科学、严谨,受到了参赛者的好评。
        比赛现场允许观摩,让参赛者在聆听其他人展示过程中开拓思路,在比较中获得灵感。基于每场比赛的评委都不一样,对于分数的把握也不尽相同,为保证比赛成绩的横向可比性,组委会要求评委中途不得换人,且晋级结果均在当天比赛结束后现场宣布,同步发布到网站和微博上,让大赛更加透明化。

政府重视,搭建创业平台
     创新南山“创业之星”大赛作为一项“鼓励创新、扶持创业”的大型选拔活动,得到了深圳市、南山区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不仅在启动阶段“鸣锣开赛”,对于比赛进程也密切关注。
    从本届大赛起,大赛奖金将从科技研发资助专项资金中单独列支,为大赛的持续举办提供了资金保障。除奖金外的十项配套政策中,有四项与政府扶持直接有关,三项间接有关。如“对落户南山的获奖企业和项目,如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南山区科技扶持政策,在申请南山自主创新等资助计划时予以优先立项”、优先申请人才公寓和孵化场地、免费使用相关公共技术平台、融资贷款贴息担保等政策资源的倾斜,为吸引区内外创业团队和企业在南山发展提供了强力政策支持。
        在本届大赛中,南山区科技创新局领导也亲临赛场为参赛团队加油助威,并从特邀观察员的角度对大赛的组织、选手的表现给出指导意见,他们的亲历亲为体现了主办方对大赛的高度重视。

资源整合,点燃创新火种
        (一)开启金融与科技跨界合作新模式
        创新离不开智力资源,也有赖于资金支持。为科技腾飞插上金融的翅膀,是本届“创业之星”大赛的一大创新举措。首次引入杭州银行深圳分行作为独家金融支持机构,并与之达成“给予获奖的企业和创业团队单笔在100万元至300万元的授信额度”的合作协议,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初创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二)组建投资联盟新举措
        为进一步巩固大赛成果,悉心培育具备成长潜力的企业,针对往届大赛投资案例相对分散的情况,组委会发起成立“创业之星”投资联盟。投资联盟成员单位须派代表全程参与大赛,特别是尽职调查环节。关于评分标准、参赛声明、评委承诺书等,组委会均征询和听取了投资联盟代表的意见。联盟的成立进一步增强大赛的凝聚力和参与度,一方面汇聚一批有实力的投资人充当大赛“智囊团”的角色,另一方面发挥各相关机构在自身专业领域的优势,为企业提供专业化的投资服务。
        (三)拓宽高端创业培训新思路
        在总结前三届经验,充分调研参赛企业和创业团队需求的基础上,大赛组委会今年把对团队核心人物的培训作为配套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长期沟通,以“培养科技企业家,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为己任的联想之星成为大赛的战略合作伙伴,获奖企业和初创团队核心成员将优先入选“CEO特训班”。此外,组委会还与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开展“中小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研修班(先锋南山班)”,学员以“创业之星”大赛的参赛者为主,学费由政府补贴一万元、承办单位减免一万元、个人承担一万元。
        (四)尝试全媒体推广新方式
    本届大赛首次采用包括平面媒体、网络、电视、广播等在内的全媒体推广方式。作为传播力度最广的大赛官方微博,在开通后短短两个月内的关注量接近12万人,引起央视网深圳先锋频道和广东新闻频道等媒体的浓厚兴趣。为更好地聆听参赛者的心声,贴近参赛者的需求,进一步探索大赛的发展方向,组委会建立了QQ群,已有300多人申请加入,工作人员尽心尽力、不厌其烦地回答参赛者的提问,并且鼓励群成员自由交流创业相关话题,群活跃度持续升高。全新改版的大赛官网是大赛相关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也是参赛者交流学习的园地。
    大赛的海报陆续张贴到南山区的相关孵化器,让已参赛和拟参赛的企业能够随时随地了解大赛的最新资讯。本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晚报等全程跟踪大赛的进展情况,央视网、腾讯科技频道、华语广播对大赛的重要节点持续报道。全媒体的推广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大赛的知名度,吸引了包括美国、法国、英国等海外学人的参与,也让众多外省市的创业者慕名而来。

广泛参与,实现多方共赢
        大赛的开放性体现在组委会营造了一个广泛参与的宽松氛围,不仅积极“引进来”,还乐于“走出去”。通过“引进来”,一方面吸纳了一批社会机构不同程度地参与大赛,另一方面吸引了众多海外学人回国创业;通过“走出去”,让更多的创业者了解南山、向往南山、落户南山,为南山区打造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先行区贡献力量。
        从大赛平台脱颖而出的企业,如菲鹏生物、莱科电子、华因康基因、盛弘电气、第七大道等公司,已稳稳占据行业第一梯队的位置,这些代表新兴产业的力量正成为南山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于投资机构而言,每年几百个创新项目汇聚于斯,成为他们最佳的掘金机会;对于参赛者而言,比奖金和名次更重要的是创业模式的锤炼,是蜕变与成长;对于所有的参与者而言,都是经验的积累和精神的洗礼。可以说,大赛以其包容性、延展性,实现了参与各方共赢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