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

“创业之星”大赛举行复赛培训

发布时间:2011-08-30   类型:通知公告  作者:

8月16日,创新南山2011“创业之星”大赛复赛培训在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园顺利举行。大赛组委会邀请了晨兴创投深圳首席代表谢飞、天趣网络CEO田鹏、“联想之星”王明耀等嘉宾为参赛企业代表针对复赛相关内容进行了培训。80家参赛项目企业代表和相关的评委代表参加了复赛培训,并举行面对面的分组交流讨论。复赛培训结束后,组委会还特别安排了一场参赛选手的项目路演,同时结合复赛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现场互动答疑,参赛选手根据现场评委的点评进行提问,评委们则围绕这场路演进行实战分析指点。

        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创新南山2011“创业之星”大赛组委会副主任王红卫在复赛培训中致词。王红卫表示,首先向参赛企业对组委会举办大赛的理念宗旨以及组织方式的认同表示感谢。这次大赛给予的相关政策配套体现了南山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良苦用心。通过大赛,可以让企业在自主创新之路和企业发展上走得更稳更快。大赛的顺利举行,离不开工作人员、参赛企业和评委嘉宾们的“互信”和支持。在致辞中,王红卫还现场公布了他和南山区科技创新局负责人的电话号码,随时接受有关大赛的投诉,以促进大赛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顺利举行。

        在培训期间,南山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大赛组委会秘书长黄小荣还针对初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存在的疑问和复赛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尽的说明和解释。

        另据了解,“创业之星”复赛将于8月20日、21日、25日、26日在南山数字文化产业园分4场举行。届时,40个企业项目和40个初创项目将进行激烈的角逐,争取决赛入场券。

        晨兴创投深圳首席代表谢飞

        市场、潜力和团队应该是展示重点

        谢飞认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讲,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小概率的事件。一般来说,成功是指这个公司未来5年或者10年达到预期发展的样子。之所以谈成功,是想说明即便参赛者进入最后的决赛,但离成功真的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不论是平时的投资还是作为比赛的评委,对于我们面前的企业和项目,我们都用这样的尺子来衡量。所以,企业在比赛中充分展示企业的优势和未来发展前景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是评委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因素。”谢飞表示,“创业之星”大多是处于较早期的阶段,团队在早期的创业公司里面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归纳来说,评委们首先会看市场和企业潜力,其次就是看团队。

        谢飞认为,在参赛项目路演过程中,6分钟之内花一点时间讲团队真是有必要的。接下来就是产品和项目解决了什么问题,评委比较喜欢看到类似的陈述。关于财务的问题,如果是初创组,财务问题不用太细致,更重要的是集中展示产品。如果是企业创新组,建议参赛者还是实在一点比较好,以免让评委对企业和项目持怀疑态度。

        他最后强调,人生是一次长跑,创业也是一次长跑,需要的是坚持和创新。

        天趣网络CEO田鹏

        技术能力是互联网项目的关键所在

        “技术能力是互联网创业的立足之本,但是要看清楚技术层次和技术时机。通过这两点推论下来会有一个结论:技术是互联网创业项目一个非常重要的基因,属于你自己的团队或者你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覆盖不够足的话,请大家一定在创业开始的时候把基因补齐,如果没有好的基因想获得成功是比较难的。”田鹏认为,技术是为了实现产品需求而生的。建议参赛者寻找到自己核心技术的切入点,找到好的应用和产品的应用结合起来,才能把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值得一提的是,在此基础上还要不唯技术论,实际上技术需要在合适时间里面结合好的需求,把它转化为真的生产力,才能对创业有帮助。

        田鹏分析称,互联网行业会讲两个词,一个是需求,一个是体验。不论任何行业任何产品都是立足于需求的。如果做互联网项目的产品,一定要想清楚你的产品为用户带来什么价值。初赛的时候有一个项目试图模仿大众点评网,甚至在规划的时候比大众点评网写得更全,又做了大众点评,又做了生活服务,甚至做了移动互联网的结合,这块不是初期团队要做的。初期团队一定要在一个立足点、出发点上清楚地找到自己项目的核心价值。另外,互联网创业者在技术之外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短板。另外,产品包括价值、可用性、可行性,给人带来的体验和产品出发点一定要考虑自己团队技术能力的可行性。

        “技术能力、线下市场能力都是核心因素,现在的创业环境和商业环境一定是交换的社会或者是共同合作创造价值的社会。应该找到补足你市场能力的伙伴和搭档,要善于去分享。通过找到伙伴来补足短板,找齐团队的基因。互联网产品有三个基因非常重要,一是技术,二是产品,三是交换。”田鹏表示,在创业路上,你的核心能力才是你的竞争力,而且核心能力是需要不断提炼的,一方面需要自己去学习,还有就是多去参与“创业之星”大赛这样类似的活动,观看或者了解别人的团队有哪些强项。

        “联想之星”王耀明

        回归商业本质做到知己知彼

        “回归商业本质、知己知彼和脚踏实地,我想大家分享这三句话,解决我们在下轮比赛里可能会面临的挑战,我们怎么能够表现得好,最后怎么能胜出?”王明耀表示,参赛者不论从比赛的角度还是企业发展的角度,回归商业本质都是很有必要的。在了解大赛的规则之余,参赛者要注意投资人或评委会随着比赛的进展越来越挑剔。挑剔的出发点就在于商业的本质,大家来创业,要解决什么问题?商议的本质是什么?就是做生意,具体就是要找到客户,要给他提供产品和服务,而这个产品和服务对客户群来说是有价值的,他们愿意为此而付费,我们从中得益,生意就能往下持续。

        王耀明认为,如果参赛者能把商业本质抓住了,把这个点说清楚,6分钟之内就可以让评委明白你的项目和技术产品是一个怎样的情况。如果参赛者能在比赛或企业发展中,对有关的技术和市场以及竞争对手等方面做到知己知彼,那么通常就能很清楚明晰地阐述出自身的优势。只有对行业以及竞争对手有充分的了解分析,你做这个事业才有可能成功。

        在展示团队方面,王耀明建议还是由企业项目的核心创始人来讲会比较有效。向评委证明你有能力、有想法、思路清楚、执行力强,靠你自己的表现给人以信心。最后,王耀明特别提到,作为一个创业者,应该谨记要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一定要有远大的目标,仰望星空,同时脚踏实地,才能在面对各种竞争和困境时,让企业健康快速地成长。

        “创业之星”有关问题的解释

        1.关于比赛中PPT的使用规定——

        本报记者:在初赛进程中,有参赛选手针对组委会提出不建议使用PPT的有关规则提出异议。请问组委会对此有何回应?

        黄小荣:迄今为止,在组委会开的QQ群里,关于PPT的问题讨论一直都存在。其实我们不建议使用PPT的初衷和目的就是为了鼓励创新精神,展示项目领航者的综合能力,同时也给我们评委对参赛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为一个赛事,我们希望大赛多一点风采或者可看性。用传统PPT照本宣科的方式可能会显得沉闷。关于PPT后续使用的问题,我再强调一遍,初赛的时候我们用了三个字:“不建议”使用,但是没有禁用。目的是给大家一点时间去逐步适应大赛的规则,从复赛开始到总决赛到最后的PK争霸赛,比赛的规则是原则上禁止使用PPT演示文稿。因为,项目领导人及团队的综合实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综合选手和评委以及有关专家各方面的意见,大家认为大赛比的是全面的能力。企业除了核心技术之外,管理能力、营销能力、沟通能力等都很重要,企业的综合素质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2.关于参赛选手要求赛前公布评委的问题——

        本报记者:有些参赛企业希望组委会能在赛前公布评委。组委会赛前不公布评委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黄小荣:关于评委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希望赛前公布评委;二是建议评委现场亮分、现场点评;三是评委打分和评委时间感觉不够。

        首先,赛前不公布评委,组委会完全是从让比赛公平公正的角度来考虑的。目的是希望评委和参赛选手赛前不要有过多交流最大限度保障这种公平,杜绝一切“寻租”的可能。实际上,本次大赛从初选开始,分组的名单就是随机抽签完成的,连组委会工作人员都不知道评委是怎样组合,将负责筛选哪些企业。选手报名的材料中,组委会对其公司名称、电话号码都做了隐性的技术处理,最终以评委确认的项目为依据进入到初赛,以确保公平公正。初赛时,组委会按行业分了5大赛区、9个专场进行。先后邀请全国54位资深人士担任评委,评委构成一改过去由投资人说了算的情况,创新性地增加了两大元素,一个是产业人士,一个是技术专家的代表,这样不同侧重的评判使之更加科学和严谨。

        在后续的复赛、决赛以及PK赛中,我们将实现不重复邀请评委。凡是在项目初赛担任过评委的,后续环节不再担任,而且越往后面评委的资历越高,基本是负责人、合伙人、总裁级别,届时将有强大的阵容展现在大家面前。比赛期间不允许选手和评委交换名片、互通电话;评委发现参赛项目中有投资企业的应该采取回避制度,不计入总分值;在比赛过程中为了不出现打分不均的情况下,中途不允许换人;项目比赛结束后,要求评委即刻宣布晋级名单和点评,组委会用清晰的参赛声明和保密协议予以规范,大赛设有观察员对大赛进行全程监督,大赛同步网站和官方微博,让大赛更加透明化。另外,现场还设有视频监控和速记记录大赛。

        关于建议评委现场亮分、现场点评方面,我们既要保障赛事的公平公正性,又要考虑时间的紧凑性,以确保赛事的顺利进行。“创业之星”大赛的评分体系和其它类似的比赛是不一样的:不笼统百分制或者十分制的标准,而是每个打分项目都非常细。每一个参赛项目结束后,评委都要统分、核分、亮牌、点评,这耽误非常多的时间,况且每一个评委打的分数组委会还要经三个工作人员复核,确保无误之后才能宣布。因此,组委会出于大赛的顺利进行和比赛节奏等全方位考虑,才决定设专人统分、核分,以节省评委的时间。当然,如果参赛选手对成绩有质疑,允许并欢迎前来复核成绩,况且分数也是有记录可查的。关于现场点评方面,其实项目路演时的9分钟互动中,评委就有针对性的点评。从复赛开始,我们会争取在两个比赛项目之间留出空隙时间,以便让评委能更多地针对项目进行点评和分析。

        本版文/图    记者 黄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