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列表页

“千人计划”专家陈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筑梦人

发布时间:2014-08-18   类型:新闻快讯  作者:华夏国际人才智库


【人物隽语】


中国高科技发展相对欧美等发达地区要经历“跟随、同行、超越”三个阶段。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例,我们经历很长的“跟随”期,“山寨”就是这个时期典型产品形态;通过与发达地区的技术、人才合作与引进,目前我们已经逐步进入“同行”期;但要进入“超越”期还有个比较漫长的过程。
我们首先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法制法规,通过培养社会对知识产权的尊重意识来激发创新。而在这个漫长的“同行”期,发挥人才作用至关重要,要做到“引进来、留得住、走出去”。其中最关键是让人才“心留下来、人走出去”,利用人才国际视野和人脉,为尖端技术成果引进和落地铺路筑桥。
我的梦想就是推动广东乃至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从中低端走向高端,为“世界工厂”配套“世界研发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智慧城市,让众多积压的社会、管理难题迎刃而解。
【主要业绩】
陈宁,1975年6月出生于河北邯郸,199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电子工程和会计双学士学位;2001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获电子工程专业硕士;2006年,获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任美国飞思卡尔半导体高级系统架构师,带领团队设计第四代移动通信(4G-LTE)多模终端基带芯片,并作为首席代表参与LTE国际标准制定。
2009年,陈宁归国,加入中兴通讯,主要负责软件无线电多模平台的技术攻关,组建了一支由中美多地专家、骨干组成的国际一流水平的电子信息产品研发、设计团队,于2011年推出了全球第一款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4G-LTE终端芯片。他已主持完成一项(2011-201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组织实施一项在研(2013-2014)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他带领团队为中兴通讯在处理器设计及其产品化实现了零的突破,且设计水平跻身国际前列,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定制处理器及芯片设计的产业化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现任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芯片设计技术总监。
陈宁先后荣获第三批“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深圳市“孔雀计划”A类人才,第十六届广东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并担任深圳市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珠三角规划纲要2008-2020》专家库成员、佐治亚理工深圳顾问委员会主席等社会职务。
【奋斗历程】
十多年前,同许多赴美求学的中国学生一样,陈宁告别了祖国,拖着两个装满衣服被褥的大旅行箱,揣着几百美金和全额奖学金通知书开始了他的留美生涯。
在佐治亚理工学院就读期间,GordonStBer教授的精彩演绎将他带入了OFDM(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世界,他为了解决OFDM系统致命的功耗问题,废寝忘食、如痴如狂,通过海量的推算和仿真来验证在吃饭、洗澡甚至睡梦中迸发的各种创新思路。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宁的博士研究成果最终荣获佐治亚理工学院工学院年度研究生科研大会第一名。
毕业前夕,陈宁收到摩托罗拉/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的邀请,在那里开始了他对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标准的研究,并参与定义OFDM作为4G的传输机制。在概念初期,作为物理层技术负责人,没有参考资料,他便通过研读标准会议的提案(平均每天20余篇)和自己仿真,搭建了第一个4G终端原型系统,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昼夜奋战,他快速完成了从局部算法工程师到团队合作接口人,再到多模芯片技术带头人及公司4G标准首席代表的角色转变,并掌握了核心IP(处理器)设计的全流程。而陈宁多年的积累则最终转换成了17项已授权国际专利和10余项审理中专利申请、1本著作、14篇IEEE核心期刊/会议论文,他也成为了7个IEEE国际会议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及10余个国际期刊长期审稿员。
“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陈宁虽然远在异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密切关注着祖国的发展。2004年,他从创意到牵线搭桥,促成了母校上海交通大学与其博士学校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的双硕士项目合作。
2009年,陈宁回国,他带给祖国最珍贵的礼物是世界最先进的知识和技术。
他应邀加盟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出任IC技术总监,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从崛起到领先的目标圆梦。
当下中国芯片进口每年已经突破2000亿美元,超过了原油进口。其中处理器设计作为芯片设计的最核心技术,几乎完全被国外企业垄断。因此,芯片设计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
陈宁的中国梦就是:设计一系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矢量处理器,从指令集定义到架构设计,实现国有处理器零的突破,为中国企业产品提供差异化竞争优势。
为实现这个梦想,他快速招募组建了一支由中美六地专家、骨干组成的研发团队。这些精英们在陈宁的带领下,短短几年时间,就提交了近百篇国内、国际专利申请,完成了核心IP及应用芯片从指令集、架构设计到测试验证的全流程专利布局。
与此同时,作为企业高管,陈宁还带领团队与产品线紧密配合,特别注重研发成果的产业化,2011年,他们推出全球第一款基于软件定义无线电的4G-LTE终端芯片,并进入商用阶段,为中兴通讯在处理器设计及其产品化实现了零的突破,且设计水平跻身国际前列,也有效地推动了我国定制处理器及芯片设计的产业化和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
工作之余,陈宁还积极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祖国教育、科研事业发展。2013年,他协助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引进深圳,成为落户深圳的第一个全日制美国高校合作项目,并定位为深圳特色学院之一。
陈宁认为,国内发展高科技要结合现状,全面发展民用尖端科研技术可以作为长远目标,需要通过完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并逐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但在现期,中国的高科技原创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尖端状态,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与全球技术最发达地区和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引进和成果转化,来缩短发展差距。要做好技术引进,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二是发挥引进人才优势。在人才工作策略上,陈宁根据自己经验总结一条9字方针:“引进来、留得住、走出去”,体现了人才工作价值挖掘的三个不同层次。目前各地政府大部分精力仍是花在人才的“引进来”,其中一小部分对人才吸引力较大的城市已将工作重心转向“如何把人才留下来”,但陈宁认为最重要的是引导人才“心留下来,人走出去”。利用前期引进人才搭建与技术发达地区和企业的桥梁,实现国内市场资源与海外先进技术的资源互通和自由流动。对于技术、人才的引进要以企业和民间资本为主导,政府要充分相信市场机制的鉴别能力,而不能“反客为主”。其次,引进过程可以充分利用本地、本行业引进人才的国际视野和人脉,定向引进。
从2009年回国算起,陈宁用了5年时间就圆了自己的第一个中国梦:国家自主产权矢量处理器及其通信应用芯片实现零的突破,因此他先后荣获“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深圳市“国家级领军人才”、深圳市“孔雀计划”A类人才等荣誉称号。同时也让他对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并筑下了他的第二个中国梦:在深圳成立引领智慧城市、家庭、终端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为此他正在全世界广挖顶尖人才,为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做储备。陈宁说:“我的梦想就是推动广东乃至中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从中低端走向高端,为‘世界工厂’配套‘世界研发中心’,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智慧城市,让众多积压的社会、管理难题迎刃而解。”
在通信技术飞速更新换代的今天,他沉心研发,带领团队实现了国有处理器零的突破;在人才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时代,他不吝分享,积极推动教育合作,致力于人才的培养,共同托起技术强国的梦想。他,是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当之无愧的“筑梦人”。

陈宁是位心想事成的筑梦人。


2009年他加盟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担任IC技术总监,负责多模软基带芯片平台的研发,仅仅几年时间,从招募美国先进研发中心专家到挑选优秀毕业生,快速组建了一支尖端的研发团队,从指令集定义到架构设计实现了国有处理器零的突破。
此外,陈宁有感于人才在经济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还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促进祖国教育、科研事业发展:2004年,他从创意到牵线搭桥促成了上海交大与佐治亚理工的双硕士项目合作;2013年,又协助将佐治亚理工引进深圳,在深圳建成第一个全日制美国高校合作项目。

陈宁靠着爱国、报国、强国之志,靠着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激情和干劲,带领团队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尽心尽力、上下求索。这种高尚的天下情怀令人肃然起敬。